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淄博市市级第一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共82项)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1:00:24  浏览:904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淄博市市级第一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共82项)

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


淄博市人民政府令第18号


  市政府对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等8个政府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现将市政府批准的第一批取消的82项行政审批事项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不再实行行政审批。

                             市长 张建国
                           二00一年五月十日
       淄博市市级第一批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共82项)



  一、市发展计划委员会(6项)
  1.农产品生产计划审批
  2.一般性工业产品生产计划审批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区县、分部门切块指标审批
  4.一般性商品分配计划审批
  5.企业集团实行市计划单列审批
  6.企业规格认定审批


  二、市科学技术局(1项)
  1.技术贸易许可证审批:


  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0项)
  1.市内企业职工流动审批
  2.滚动浮动升级固定工资审批
  3.核准发放《职工下岗证》
  4.非国家派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核准
  5.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核准
  6.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基本生活保障金核准
  7.省级职业技术培训先进评选审批
  8.对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备案
  9.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审批
  10.技工学校毕业证书审核


  四、市国土资源局(6项)
  1.对采矿权转让的审批
  2.对采矿权进行招标投标的评标核准
  3.占用耕地的补充耕地情况审核
  4.探矿权申请审核
  5.对区县采矿权管理审批发证资料进行审核(改为备案)
  6.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核准


  五、市建设委员会(21项)
  1.市级建筑施工企业工会法审核
  2.市级科技示范工程审批
  3.安全员等重要岗位人员资格审批
  4.建设工程开工报告审批
  5.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审批
  6.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竣工验收
  7.城市树木修剪审批
  8.建筑物、构筑物清洗审批
  9.审验市级安全文明工地
  10.建筑门窗产品准用证审核
  11.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核认定
  12.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考试审核
  13.墙改与建筑节能示范试点工程(小区)建设项目核准
  14.市政工程竣工验收审批(改为备案)
  15.市政工程开工前质量监督审批手续(改为备案)
  16.外埠勘察设计单位进淄注册登记审批(改为备案)
  17.外埠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进淄注册登记审批(改为备案)
  18.外埠市政施工企业进淄施工注册登记审批(改为备案)
  19.外埠建筑施工企业进淄施工注册登记审批(改为备案)
  20.建筑工程开工前质量监督审批手续(改为备案)
  21.城市绿化工程设计变更审批(改为核准)


  六、市环境保护局(8项)
  1.锅炉生产许可
  2.司炉工环保操作证审批
  3.锅炉使用许可
  4.外地锅炉准入许可
  5.辐射(放射性、电磁、辐射)项目管理审批
  6.地表水及地下水放射性同位素试验审批
  7.放射性污染物件、材料回收利用审核
  8.国家重点环保实用技术项目审核


  七、市物价局(19项)
  1.餐饮业等级管理核准
  2.非农业用地公路建设附加费核准
  3.机动车城市道路建设费核准
  4.交通安全管理费核准
  5.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费核准
  6.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审批
  7.城区蔬菜零售价格差率控制核准
  8.娱乐市场价格核准
  9.餐饮业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核准
  10.民用原煤、型煤价格核准
  11.服装鞋类价格核准
  12.牛奶、酱油、食醋、食糖、糕点、饮料酒梗米、食用油、洗衣粉产品提价申报制度和外地调入的作价办法核准
  13.水上危险货物监督管理费核准
  14.援外职工劳动保险证书费核准
  15.插图版面国际展览评审鉴定费核准
  16.国际集装箱批准手续费、查单费核准
  17.清除污染管理费核准
  18.环保科技成果证书工本费、最佳环保应用技术评审费、环境工程设计证书评审费核准
  19.机电设备委托招标服务费核准


  八、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1项)
  1.防伪技术产品生产资格审批
  2.企业计量工作定、升级认定
  3.衡器产品准销审批
  4.产(商)品报验
  5.产品评优认定
  6.产品监制、监销
  7.常压热水锅炉制造图纸审批
  8.产品质量认可
  9.产品推荐
  10.企业产品标准审批(改为备案)
11.企业产品执行标准审批(改为备案)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图书租(供)型造货工作的暂行规定

国家出版局


图书租(供)型造货工作的暂行规定

1980年6月25日,国家出版局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出版方针,使广大读者迫切需要的优秀图书,能够比较及时和适量供应,在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好图书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地印刷生产余力和纸张物资潜力,避免图书和纸张的长途运输,对读者需要量大的图书采取租(供)型造货的办法。
中央和上海的出版社为主要供型单位,其他地方出版社之间租(供)型也适用本规定。
一、租(供)型造货的图书主要是普遍学习需要的文件、政治理论读物,发行量大的普及性工具书、优秀文学书籍、各类普及读物、少儿读物和年画、连环画,以及发行量比较大,内容比较好的其他图书。
二、租型造货工作原则上以租型协作印制区为租型单位。暂设下列租型协作印制区:
1.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2.辽宁、吉林、黑龙江;
3.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4.四川、云南、贵州;
5.湖北、河南;
6.广东、广西、湖南;
7.浙江、江西、福建;
8.山东、江苏、安徽。
另设上海印制点。
为了便于工作,每区推选一个省(市、自治区)作为固定的召集单位,如有必要,召集单位也可以轮流担任。召集单位负责与供型单位联系,并组织、协调本区的租型造货工作。
普遍学习需要的图书,可以以省(市、自治区)为租型单位进行租型造货。
三、供型单位应从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出发,将质量较好,需要量较大,适于租型造货的图书,按季编制供型书目,于季度开始前15天发给租型单位,并同时抄送国家出版局、各省(市、自治区)出版局和供型单位所在地的发货店。
供型单位在必要时,还可以按月编发补充供型书目。租型单位根据本协作区的需要选择品种,并确定租型书目,按时通知供型单位,同时抄送供型单位所在地的发货店。供型单位应及时供给纸型。
普遍学习需要的图书,由供型单位随时与各省(市、自治区)协商供型。
季度供型书目以外的图书,租型单位认为需要租型的,可以向供型单位提出书目,由供型单位根据图书内容和备型情况考虑供型。在书目的选择上,经过双方协商取行一致。
四、租型造货图书只限在本协作区(或本省、市、自治区)内发行,印数由租型和供型单位协商决定(普遍学习的用书,可由租型单位自定印数),并通知供型单位所在地的发货店。租型单位应认真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决定租型图书的印数。租型印数十分大的图书,应分批印制供应,避免因盲目性而造成积压。
供型单位认为应该控制印数的供型图书,可以提出控制数,租型单位应在控制数内安排印制,只能少印不得多印。
租型单位不执行协议擅自增加印数,供型单位有权要求租型单位进行检查,超过部分的租型费增加50%。
五、租型单位除负担租型图书的纸型图版费和租型费外,供型单位不得收取其他费用。租型费按每本书租型造货的总定价计算。租型费率暂定为0.5—5%,由供型单位根据图书性质和定价标准高低,按互利原则制定具体收费办法,通知租型单位,并抄报主管出版局备案。
印刷工价特别高的地区(如新疆等),供型单位应酌量少收租型费。
六、租型图书的版本记录,应严格按照1972年颁发的《关于图书版本记录的规定》办理,记载的项目除供型单位有规定的外不得省略。
七、租型图书的内容如有变动,或不宜再印,供型单位应及时通知租型单位;租型单位每印一次(学习文件在同一时期内连续重印的除外)租型图书,必须事先征得供型单位同意,以免发生差错。
八、每种租型图书印制工作结束后,租型单位应向供型单位报告实际印数、赠送样书,划付租型费、退回借用的纸型。
租型单位没有得到供型单位的同意,不得转借纸型,也不得翻制纸型和重排租型书。
九、由于供型单位的责任事故,造成租型图书停印、停售、技术处理等的经济损失,由供型单位负担。
十、中、小学教学用书(包括教学大纲、课本、教学参考书等)和工农业余课本仍按历来规定的分省(市、自治区)租型印造的办法办理,不适用本规定。
十一、供型单位和租型单位在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租型合同(或协议书),共同执行,并将副本报送各自主管出版局备案。
十二、过去的租(供)型办法与本规定有抵触的,应按本规定执行。


关于扩大医药高等院校自主权的几点意见

国家医药管理局


关于扩大医药高等院校自主权的几点意见
国家医药管理局



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各级政府应当把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为解决对局属高等院校在管理方面存在的权限过于集中,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以及分配中的平均
主义等弊端,现根据教育部(88)教办字444号文件精神,提出以下几点扩大院校自主权的意见,以利发挥院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更好的为医药现代化建设服务。
1.学校在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按规划发展的前提下,有权接受委托培养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接受委托培养学生人数在本专业招生数的10%以内,报局备案。超过10%应报局批准。委托培养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学校需编制委托培养招
生计划,报局汇总,由局报教育部、国家计委审核后纳入高等院校年度委托培养招生计划下达执行。委托培养学生所需的经费,按教育部《高等学校接受委托培养学生的试行办法》的规定办理。委托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一律由委托单位负责分配使用。
2.学校在保证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和学制的条件下,有权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有权自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自编自选教材和处理其他教学业务。
3.学校在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招生任务、保证教学质量和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专业方向和学科特点,有权开办以知识更新,提高专业人员技术业务水平和师资教学水平的专业培训班,培训班计划报局备案。
4.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按照学用一致的原则,每年有50%的毕业生由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分配。分配方案报局纳入国家分配计划,统一下达。
5.学校在局下达职工人数控制指标和经费之内,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有权自行确定机构(包括研究所、室)设置和人员调配、聘用、奖惩。
学校可以自行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6.学校应有计划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创造条件,使青年教师在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3~5年内修满相应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全部课程,待国家颁发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办法后,再按规定授予学位证书。
7.学校承担国家和局下达的科研任务,实行有偿合同制。在保证完成国家任务的前提下,学校有权自行承担科研任务和对外业务咨询服务;有权对在科学研究和教育研究方面做出成果的教师进行奖励。
8.基本建设,实行投资包干制。学校按照国家有关投资包干的精神及国家医药管理局具体规定执行。
9.学校的预算外收入,除按15%上缴主管部门之外,其余部分的60%用于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原则上20%用于集体福利,20%用于奖励基金、岗位津贴等。
10.以上各项,随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如与国家规定不相一致时,按国家规定办。



1985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