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乌鲁木齐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1:25:52  浏览:846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乌鲁木齐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第96号


  《乌鲁木齐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2月27日市人民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市长 吉尔拉·衣沙木丁

2009年4月15日



  乌鲁木齐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机动车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安全畅通,改善道路交通状况,规范机动车停车场的服务活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机动车停车场(以下简称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停车场包括公共停车场、专用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场。


  公共停车场是指根据规划建设的以及公共建筑配套建设的供社会公众停放机动车的场所。


  专用停车场是指供本单位或本居住区车辆停放的场所。


  道路临时停车场是指依法在城市道路设置的机动车临时停放的场所。


  第四条 市市政市容管理局是本市停车场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发展和改革、规划、公安、建设、工商、税务、行政综合执法等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停车场管理工作。


  第五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立体式停车场和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推广停车场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第六条 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应会同规划、建设、公安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编制本市停车场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停车场专项规划应当与道路交通发展相协调,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确保城市交通畅通的原则。


  第七条 停车场专项规划经依法批准后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八条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根据所在区域现实和预期的机动车停放需求,规划停车场建设用地。


  第九条 在机动车停车位严重不足的区域和公共交通线路比较集中、可以实现自用车与公共交通换乘的地段,应当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


  第十条 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的建设应当与新区开发、旧城及商业街区改造、道路建设相结合。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性单位的办公场所、体育场(馆)、影(剧)院、展览馆、图书馆、医院、旅游区(点)、车站、航空港、商业街区、贸易市场等公共建筑或者场所以及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场、仓库、餐饮、娱乐等经营性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建停车场,并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本办法实施前未配建停车场或者配建停车场达不到标准的,应在改建、扩建时补建。


  第十二条 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应当符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


  第十三条 停车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停车场设计进行施工。因特殊情况确需改动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出具变更设计通知书相应图纸,并报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方可改动,但停车位的数量不得低于配建标准。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与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应当建立停车场信息通报制度,及时通报涉及停车场建设项目的规划和管理信息。


  第十四条 按照规划要求建设的公共停车场,应当投入使用,不得挪作他用或停止使用。


  第十五条 公共停车场可以由投资建设者经营管理,也可以委托专业停车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第十六条 营业性公共停车场经营者应当在依法办理工商、税务登记后15日内向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备案。备案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停车场经营管理制度;


  (二)停车场消防安全技术资料;


  (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第十七条 设立非营业性公共停车场的单位和个人,应在停车场投入使用后15日内向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备案。备案时应提供停车场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技术资料。


  非营业性公共停车场改为营业性停车场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登记、审批手续,并按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向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备案。


  第十八条 公共停车场变更登记事项或者停业、歇业的,应自变更登记事项或者停业、歇业之日起15日内向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备案。


  第十九条 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显著位置设置统一的标志牌,并保证标识、标线清晰完整;


  (二)配置必要的照明设施和消防器材;


  (三)维护停车秩序,确保停车场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场内工作人员佩戴明显的服务标志;


  (五)制定并落实停放车辆、安全保卫、消防等管理制度;


  (六)按规定向市市政市容管理局报备停车场车位使用率等情况。


  第二十条 专用停车场按照下列规定管理:


  (一)停车场属建设单位的,建设单位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二)停车场属业主共有的,由业主共同决定管理方式和管理人;


  (三)停车场属业主个人所有的,业主可以自行管理,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第二十一条 业主共有的道路及其他场地,经业主依法共同决定,可以施划停车泊位。


  停车泊位不得占用绿化用地、消防通道和按照规划配建的专用设施用地,不得阻碍交通,不得妨碍居民正常生活。


  第二十二条 鼓励专用停车场向公众开放,专用停车场向公众开放的,依照本办法关于公共停车场的规定进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 道路临时停车场的设置应当严格实行总量控制。


  道路临时停车场的设置方案由市市政市容管理局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下列原则制定:


  (一)符合区域道路停车总量控制要求;


  (二)与区域停放车辆供求状况、车辆通行条件和道路承载能力相适应;


  (三)区别不同时段、地段的停车需求。


  第二十四条 道路临时停车场的设置方案草案应向社会公告,征求社会各界和公众的意见。公告期不得少于30日。


  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及相关部门应当对意见或者建议进行全面收集,吸收合理的意见或者建议。


  第二十五条 下列区域不得设置道路临时停车场:


  (一)影响交通或者占用消防通道的;


  (二)已建成能够提供充足停车位的停车场服务半径300米以内的;


  (三)盲人专用通道或可能损害城市绿地或树木的路段;


  (四)其他不宜设置的路段。


  第二十六条 设置道路临时停车场须经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设置道路临时停车场。

  第二十七条 道路临时停车场设置期不得超过1年。


  设置期满后,申请人可重新提出申请,由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交通状况及公共停车场建设情况决定是否准予设置。


  第二十八条 道路临时停车场设置期满或关闭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及时清理现场,恢复道路设施原状。


  第二十九条 机动车驾驶员在停车场停放车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服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停放车辆;


  (二)不得吸烟和使用明火;


  (三)不得损坏停车场设施、设备;


  (四)不得在公共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场内洗车或试车;


  (五)装载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的车辆不得进入公共停车场停放。


  第三十条 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应在停车场备案或审批之日起5日内,将停车场设立、变更等情况书面告知行政综合执法机关。


  第三十一条 本市停车场收费根据不同性质和类型,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停车场,应区别不同区域并按照同一区域占道停车高于路外停车的原则确定停车场收费标准并向社会公示。


  第三十二条 营业性停车场应当明码标价,并按照税收管理有关规定使用发票。


  机动车驾驶员在营业性停车场停放车辆的,应当按标准缴纳停车费。停车场经营管理者不按规定开具收费票据的,停车者可以拒付停车费。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之一,未按规定向市市政市容管理局备案的,由行政综合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元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 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一)、(三)、(四)项规定之一的,由行政综合执法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其他行为,由相关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十七条 利用闲置空地开设营业性临时停车场,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政府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联盟政府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生效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政府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联盟政府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生效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我国政府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联盟政府于1997年3月21日在贝尔格莱德签订的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业经南斯拉夫和我国外交部分别于1997年7月21日和1997年12月31日互致照会,确认已完成该协定生效的法律程序。根据该协定第二十九条规
定,协定应自1998年1月1日起生效执行。上述协定的文本,我局已于1997年4月16日以国税函〔1997〕201号文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1998年8月17日

沈阳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

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


沈阳市人民政府令

第 4 号



  《沈阳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业经市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市 长 陈政高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沈阳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
  第三条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根据其结果确定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建设工程,是指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重大影响的工程。本办法所称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是指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大量泄漏和其他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第五条 凡我市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审查内容,并纳入工程审批程序。
  第六条 一般建设工程,必须依据国家颁发的烈度区划图,国家审批的城市地震小区划,市政府批准的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等有关法规、文件规定,进行抗震设防。
  第七条 市级以上重大建设工程或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由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审定,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抗震设防要求,对工程建设进行抗震设防。
  第八条 对下列地区应进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市地震主管部门依据经有关部门审定后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结果,确定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一)市属各类开发区;
  (二)位于地震烈度分界线两侧跨越不同地质单元的工矿区、开发区、住宅区;
  (三)位于新民、辽中、康平、法库及我市行政区域内活动断裂两侧地震地质研究程度较差地区的建设工程。
  第九条 凡是在我市行政区域内承担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持相应的资格证书,方可按证书级别承担其相应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十条 建设单位上报的重大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研究报告和最终评价结果,必须经省或国家烈度评定委员会评审。
  第十一条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实行有偿服务,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其经费可纳入建设项目总投资中。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或设计单位擅自采用未经审批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的,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或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 实行行政处罚,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罚没款必须及时足额上缴同级财政。
  第十四条 对在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或在学术、技术上有突出贡献的,市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五条 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秉公执法,认真履行职责,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中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在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